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本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全国航海职业教育集团:凝聚共识 靶向施策 推动航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发布日期:2022-10-10点击数:

摘要:面对新时代航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全国航海职教集团凝聚多元主体激发集团办学活力、优化整合资源构筑航海职教“航母”、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凝聚合力打造中国航海职教国际品牌,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为我国航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航海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国际化

一、集团设立背景

《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航海教育各有关方面应从开发和利用海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海上运输业发展以及适应海上国防事业需要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航海类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家层面对航海教育的高度重视,视赋予了航海职业教育更大的责任与使命。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和交通强国、海洋强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对我国航海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式及新技术对航海事业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国航海类职业教育高度凝聚,运用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主动权,积极求变,在教育教学改革、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及国际化办学方面共享资源、共同研究、共谋发展。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国内主要航海高职院校、部分航海中等职业学校、主要航运企业、江苏省航海学会、江苏省郑和研究会、江苏省船员协会等,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台湾、香港等东南亚主要“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海事院校、航运企业,组建全国航海职业教育集团由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批复成立。

二、主要做法

(一)凝聚多元主体,激发航海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活力

集团以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为遵循,采用多元主体协商议事制度的集团治理机构的同时,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在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江苏省教育厅的指导和监督下,设立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机构。理事大会是集团最高权力机构。常务理事会是理事大会的执行机构,其主要由正副理事长及国内外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在理事大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处设在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是集团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根据航海类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理事会下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等四个专业委员会及国际化合作交流、校企合作、船员培训等三个工作委员会。集团成员通过《全国航海职业教育集团章程》缔结,集团在章程的规定下开展活动。集团下设的各专业委员会及各工作委员会,以《章程》为遵循制定了相关《工作规程》。《章程》与《工作规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激发了成员单位共同致力于航海职业教育办学的活力。

(二)整合优势资源,构筑我国航海职业教育“航母”

鉴于国内东西部地区航海类职业教育在办学经费、规模及教育结构、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适任证书通过率、毕业生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集团积极开展优质教学资源整合,推动构筑我国航海职业教育资源共享 “航母”,集团内高等职业院校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资源整合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以统一的专业标准作为促进资源共享的基础。把统一、牢固的基础结构作为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的依托。2017年以来,集团各专业委员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全力以赴致力于共享式航海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由集团下设的航海技术专业委员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船舶电子电气专业委员会分别完成的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等航海类专业全国性专业教学标准通过了教育主管机关的验收,正在积极开展推广应用。

以集团《章程》为遵循,以统一的专业标准为基础,集团成员院校全面开展资源整合。一是稳步实施学分互认。成员院校的航海类专业学生到资源相对优势的院校完成课程学习,考核合格后返回母校提交成绩单,由母校赋予学分;这样,既提高了中西部地区航海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又保证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积极推广航海类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应用。由轮机工程技术专委会、航海技术专委会分别主导的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在成员院校间推广应用多年,已趋于成熟,是全国航海类职业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坚实保障。三是有序实施师资共享。集团院校间通过互派教师挂职及教学、专业教师培训、课题合作、远程教学共享等形式开展师资共享,师资共享形式在院校间皆有所体现,正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四是扎实开展实习船共享。在交通运输部共享实习船联盟的指导下,实习船共享机制已初步建立,已促成航海类职业院校师生600余人次上船实习实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

针对新技术应用给船舶营运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和航运企业在船员技术技能更新培训以及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的新要求,集团以技术革新为契机,推动各专业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船员培训工作委员会与国际高端海事技术企业、航运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的通力合作,构建融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技术互享平台的运作机制,创新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质共赢新模式。集团成员院校通过与高端企业共建高端技术互享平台,以技术调研、技术互访、产品购买等形式消化吸收高端技术,再以高端技术互享平台为依托,协助高端技术企业完成周边地区技术服务;为航运船舶管理人员提供高端技术技能培训;为船舶配套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开展技术研发;在新技术应用领域,为行业企业提供技能鉴定和行业标准优化(制定)等服务。截至目前,在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航海技术专业委员会、校企合作工委会及船员培训工作委员会的联合运作下,集团成员单位的航海技术虚拟仿真高端技术中心、船舶智能柴油机高端技术中心、智能机舱高端实训中心均已建成,正在积极承担着相应社会服务职能,年培训量超过10万人次,还主持制定了《地效翼船指南》等全国性标准多项。

(四)形成合力走出去,树中国航海职教国际品牌

针对航海类职业院校及相关培训机构在办学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和最终所表现出的航海职业教育国际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对弱势问题,集团成员精诚合作、形成合力,对标航海教育发达国家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寻差距,补短板,优化升级自身航海职业教育体系;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沿线航运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做出相应航海职业教育国际化高端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契机,革新国际航运人才市场招募新模式,使航海高端人才就业与国际船东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取得较好的成效。成员单位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输送国内航海类生源到“一带一路”沿线航运院校联合深造、与“一带一路”国家开设高端海事院校或合作办学等方面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截至目前,集团内多所院校在“一带一路”国家开设教学点,“一带一路”航海职业人才培养国际化初具规模。集团成员单位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海教育,联合沿线企事业单位建有一带一路海事服务中心、鲁班工坊、浙江-巴新国际海事学院、浙江-乌克兰国际海事学院、几内亚江苏海院韦立船员学院、江苏海院-泰华(缅甸)船员学院等境外办学点。集团成员单位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新加坡海员联合会、新加坡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办学实体中新(南通)国际海事培训中心,先后开发了包括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电子海图、海事资源管理等8个对境外培训项目,并获DNV ISO 90012015质量体系证书和海事局海事项目培训许可证书,为新加坡海鹰油轮、美国总统轮船、丽星邮轮集团公司、丹麦马士基公司等国际航运企业培训员工每年达800多人次,累计超过5000人次。

三、成果成效

集团成员精诚协作、携手共进,在资源共建共享、产教深度融合、国际化办学等方面成效突出,“职业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海上教学工厂’的高质量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跨境校企共同体’的高职航海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所成员院校的航海类专业入围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集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