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开拓毕业生就业新空间,2025 年 3 月 26 日,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智能装备教研室、智能制造教研室负责人及专职教师赴重庆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与企业就人才培养、实习就业、技术研发等领域展开深度交流。
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海辰储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生产基地,深入了解企业在储能电池自动化产线、智能化制造工艺及新能源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实践。重庆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主管李栋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布局及人才需求,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协同育人,期待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适应能源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座谈会上,两位专业负责人介绍了学院在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等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特色,强调学院始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 “教、研、修、创” 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双方围绕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订单班培养等议题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一是共建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联合开发新能源技术课程体系,定制化培养储能领域专业人才;二是设立学生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从认知实习到毕业实训的全周期实践平台;三是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机制,推动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项目,提升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李主管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海辰储能作为铜梁区重点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 130 亿元建设 50GWh 储能锂电产线),正加速推进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亟需大量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表示,企业未来计划来校参观,可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设备维护、工艺研发、生产管理等优质岗位,强化校企双向激励机制。
此次访企拓岗行动是学院落实重庆市百万高校毕业生留渝就业创业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学院将持续深化 “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紧扣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需求,通过 “定制化培养 + 项目化实践 + 精准化就业” 模式,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下一步,学院将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的技术技能人才。
据悉,重庆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铜梁区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已与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其西南智能制造中心预计 2024 年底全面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值超 200 亿元的产业集群。此次企业实地走访,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领域即将迈入新阶段,为推进重庆市 “智造重镇” 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