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切实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就业适配度,近日,我院24级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共计4个班级学生,奔赴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渝北区石峰大道66号),开启第3学期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标志着我院在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
本次实践教学以“理论融通实践,岗位锤炼技能”为核心目标,精准对接长安汽车实际生产需求,围绕两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线上学习+知识融通+现场实践+总结提升”四维教学模式。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聚焦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等4门核心课程,匹配总装车间装调工、电机车间检测工等岗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则围绕汽车构造与原理、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等课程,将学生安排至总装车间装调工、测试工等实战岗位,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技能培养与产业发展”双衔接。
在教学组织上,本次实践采用“企业为主、校内补充”的灵活模式。企业导师在生产一线指导学生参与整车装配线标准化作业、电机控制模块检测、智能辅助驾驶整车联调等实战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生产场景中消化理论、提升技能。此外,针对少数无法赴企业的学生,学校同步开展校内模拟产教融合项目,确保实践教学全覆盖。
“以前在课堂上学的电机控制原理,总觉得抽象,到车间亲手操作检测设备后,一下子就懂了!”参与实践的24新能源汽车技术一班学生表示,企业导师的现场指导、真实的生产流程,让自己对专业岗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提前适应了企业工作节奏。长安汽车数智工厂负责人也表示,此次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既为企业储备了具备实践经验的潜在人才,也为企业技术传承与创新注入了青春活力,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后期,学校还将组织专业课教师,针对学生专业知识融通、岗位能力提升情况开展集中回顾总结,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带着收获完成实践。



此次校企合作实践,不仅是我院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的具体举措,更搭建了“学校培养、企业用”的人才输送桥梁,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拓展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深度,推动实践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迭代同步更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优质的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