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成功举办 “科技智建 创领未来” 科普讲座。本次活动由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主办,该校数字工程学院与重庆市菁英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协办,特邀重庆翰海睿智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部副部长钟林江担任主讲嘉宾。讲座聚焦大数据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创新应用,旨在落实国家 “十四五” 规划中 “发展智能建造” 的战略部署,助力重庆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
讲座开篇,钟林江副部长以 “数字革命重塑建造生态” 为主题,系统阐释了建筑行业从 “图纸驱动” 向 “数据驱动” 的转型逻辑。他指出,当前建筑业正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深刻变革,以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的智能建造技术,正在打破传统产业链的碎片化壁垒。通过援引中南建筑设计院 “一模到底、无图建造” 的创新实践,钟林江展示了三维数字模型如何贯通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实现 “一个模型干到底,一个模型管到底” 的协同管理模式。现场演示的深圳工业软件园无人机扫描建模案例,更直观呈现了大数据技术使50GB影像数据在30分钟内转化为厘米级精度数字孪生体的技术突破,令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 “无图建造” 对传统施工模式的颠覆性革新。
在技术应用环节,钟林江重点解析了智能建造EIM数字孪生平台的核心功能。他以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项目为例,详述机器狗如何通过双光相机与激光雷达技术,在人工难以抵达的区域完成管线扫描,其效率达到传统人工巡检的5倍;结合平安汽车金融大厦的物联网监测系统,说明大数据如何实现每5分钟更新一次塔吊运行数据,通过AI算法提前预警安全风险。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中建奇配研发的数字孪生基座如何实现 “逆向建模 + 实时数据接入”,构建与物理世界同步的 “平行宇宙”,使工程管理从 “经验判断” 升级为 “数据决策”。
产教融合实践是本次讲座的另一亮点。钟林江结合重庆本地案例,介绍了翰海睿智与高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经验模式。借鉴重庆数维空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江津白沙长江大桥项目中的BIM技术应用经验,他提出“项目驱动教学”的培养理念——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通过 “订单班”“双导师制” 等形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迁建等实际项目的数字化管理。重庆市菁英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现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建筑大数据人才培养生态圈。
讲座互动环节,师生们就数字建造人才能力需求、中小企业转型路径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钟林江在回应时强调,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既懂工程实务又掌握数据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他援引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三核一智”工程大数据平台的实践经验,指出大数据技术已在碳排放监测、施工效率优化等方面展现巨大价值,例如香港有机资源回收中心项目通过碳中和云平台实现全周期低碳管理。
本次科普讲座是学校践行 “科技赋能教育” 理念的重要举措。作为服务区域建筑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将持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将智能建造、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为重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技术发展坐标。
讲座现场